《红毯先生》:宁浩向自己开火后又“创飞”了全世界

时间:2024-03-23 19:28:09阅读:398
宁浩说《红毯先生》是一部“自嘲”的作品。我觉得不完全是。《红毯先生》更像是一部向自己开火又“创飞”世界的任性之作。宁浩将当下电影行业中存在的怪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用极其大胆幽默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宁浩说《红毯先生》是一部“自嘲”的作品。

我觉得不完全是。

《红毯先生》更像是一部向自己开火又“创飞”世界的任性之作。

宁浩将当下电影行业中存在的怪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用极其大胆幽默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观众看过后可能会觉得震撼,因为宁浩的“真实”让一种风光无限变成了草台班子。同行看过可能会心一笑,因为宁浩“切中了现实”。

又如宁浩本人所言:

这是极简主义。

整个故事看下来给人一种荒诞却真实的直观感受,或者正因为其荒诞,《红毯先生》是宁浩奉献给今年春节档最具个性的“宁式喜剧”。

在《红毯先生》里,很多角色和镜头都蕴藏着一些符号,这些符号分别代表不同的属性。

刘德华饰演的刘伟驰,他是电影的着力点,支撑起一个故事的支点。香港一线明星,但要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这种“普通”不是刻意地蹲在马路边上吃盒饭,也不是和别人一起挤公交坐地铁。而是巨星以为的“农民生活”:住在三星级酒店里,然后很认真地、发自内心地告诉身边人:

“我在体验生活。”

天王巨星和山村猪农这种强烈的戏剧冲突就是宁浩要表达出的效果,因身份不同而变得语境不同,沟通壁垒高高竖起。最后向停车场那位始终没见过面的司机道歉的幡然醒悟中,呈现出“我错了,但我已无从安放我醒悟后的灵魂”的释放。

这里卖个关子,对于刘德华的老影迷来说,“刘伟驰”和经纪人乃至红毯嘉宾之间的三言两语多有些“彩蛋”,很多细节会成为刘德华粉丝们的惊喜。

就塑造“刘伟驰”而言,宁浩试图通过各种在内地拍戏时发生的大事小情让这个天王巨星重新“堕落”变成真正的普通人。为此宁浩不惜亲自上阵在电影里成为导演,疯狂自嘲,两个人刚见面就有了一番对合作意义的定义:

拍大棉袄题材能到海外拿奖,这是咱文化符号。

在这个环节双方的意图心照不宣,一个想拿国际大奖的导演和一个在红毯上与奖杯擦肩而过的明星,他们达成了一致。在业内这种合作通常是愉快的,双方甚至不需要过多讨论故事本身是否合理——

因为现场拍摄的一切都凭导演的个人感受。和艺术有关,也无关。

导演宁浩,同时也是电影中的“导演”对称的是业内许多导演的真实工作状态,包括他自己。从他本人以往的《疯狂的赛车》《疯狂的石头》以及《疯狂的外星人》等作品不难看出宁浩一直都试图在电影里暗设隐藏的某些暗示,就像本片中当猪坠落后映入众人眼中的那偌大的环形走廊,我认为这就是宁浩暗喻的“怪圈”,一个围绕在故事中所有人身上的“怪圈”。这就是《红毯先生》亮眼之处:

拿自己“开涮”,先狠狠地嘲笑自己,然后再把所有人都调侃一遍。从找新导演合作到拉投资,从传统电影行业与“互联网+”的别扭妥协,从“我认为我是对的”到逐渐怀疑自我,这个过程不只是人与人的沟通,还是自我与自我的沟通,更是一个新的时代与过去渐渐远去的时代之间的沟通。

我甚至怀疑在拍摄这部电影前,宁浩是否和刘德华沟通过如何演好“刘伟驰”,所以《红毯先生》看起来何止是宁浩的任性?还有刘德华的“掏心”。

《红毯先生》用有限的篇幅浓缩了一段曾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的电影人的日常。它没有试图让任何人或事对立,只是在看到了“刘伟驰”遭遇的风波后,我不禁回想起经历“互联网+”时代前后的国产电影,那个时代中有很多在《红毯先生》中被当作典型的对话,那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的语境,人人都渴望在时代中转变,然而从业者的转变是好是坏呢?至少那时让很多观众看到了超出专业知识以外的“意外”,如浮夸的宣传和资方的行为。恰恰是这种自嘲的创作心境打动了我,我能看到每个角色在“转变”中的无奈。

刘伟驰就是这样一个显像的人物符号,和所有成名的艺人一样,他要努力维持自己的公众形象。要维护作品,或者说自己的利益。要虚情假意地和自己看不上的“低阶层”的人打交道,这边热情合影,那边转身就在取笑。更要打量每个靠近自己的人的意图——

我是个已经成名的人物,你接近我图我什么?

这种角色背负的是古往今来所有成功者(至少电影里)的纠结和无奈:

宁浩已经清楚地告诉观众:人从低处走向高处,就会逐渐生出“我执”的高墙,而狂妄的人总会受到惩罚。

甚至可以看到刘伟驰同样代表着一群成名演员的既定心态,他们不是坏人,品格未必有瑕疵,只是环境促使他们不得不在转变中一直高傲,一直妥协。以至于这种变化在导演看来已经玷污了艺术本身,欲望和冲突爆发,一切全部毁灭。

和刘伟驰同样身陷其中的还有一部分国产电影及背后纠葛的各种纷杂因素。如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和舆情,还有愈发不专业的从业者。把这部分矛盾摆开就如同电影里的UP主SUMMER(瑞玛席丹 饰)对刘伟驰提出的那个问题:

“你是嫌我年龄小,还是嫌我阶层低?”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于两人一段暧昧关系的困惑,更对应了一个行业的内在矛盾,即“创作断层”或者说“思想断层”。“老炮儿”们渐渐脱离了创作本身,顾虑的事情愈发复杂。新人又一直把处理问题当成一种流程,这也是行业中的真实现状。

对于刘伟驰来说,触动他主动发掘角色内核的不只是老派演员的敬业,还有导演宁浩的那句“环境太温暖,药味就出不来了。”

电影内外的导演,或者说宁浩直接用自己的口吻和角度看待眼前的“刘伟驰”并延展了他后面发生的故事:

一个封闭的、固执的、陈旧的人因为习惯性地对事物的理解与傲慢让自己付出了代价。

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被理解的。他们只能被别人在很多年后认真解读,通过细节品味其当时的所言所行,但前提是这个人是成功的。

否则一切评论都毫无意义,也无人在意。

就像《红毯先生》,它未必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但它一定能触动很多人的内心。

沟通困境,是大众忽略又时刻存在的问题。春节假期,面对父母与亲戚的盘问,总有生活环境不同而无法沟通的烦恼;出门打拼,总有立场不同而无法沟通的客户领导,发出去的话收到似是而非的回答,总想发出“世界就是巨大的红毯先生”的呐喊。宁浩用“刘伟驰”展现了这个困境。

在电影里,“导演”的意志中所有资源需要围绕他运行,“拿奖电影”并没有如他心愿,彼此之间的生态位失衡后矛盾也就随之出现,继而不断激化,各种内由外因刺激下,导演眼中的世界坍塌了,“刘伟驰”眼中的世界也坍塌了。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没错。

一个导演,一个演员,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各种人物就是一个小世界,在不断的沟通与变化中,刘伟驰还遇到了一个问题:

“什么是道歉?”

我认为这个问题同样有着双重意义,是个人生活处无心体察别人感受的道歉?还是作为一个资深的从业者对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态度已经日渐模糊后的幡然醒悟?总之都可以在观看电影后细细品味。

而宁浩的“道歉”就很直接:

他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也知道资方喜欢看什么。他做到了,也拍过了。如今他想做的是用自己最真实的态度陈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需要自嘲,狠狠地嘲笑自己才不至于有一天被这个世界嘲笑。

他调侃了几乎所有人的真实作为,甚至包括写影评的我在内他也没放过。他知道作为一个拍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电影的导演,他眼中的世界和“刘伟驰”眼中的世界一样:

他和他,以及“他们”,很久没听到真话了。

如今,宁浩只是把真话说出来。告诉观众其实我们都是“有欲望的真实的人”。

一样的追名逐利,一样的荒诞可笑,却一本正经地假装自己超脱了“农民”的阶层。

电影中片场内外,导演和主演彼此恭维着,旁边不知名的演员却在认真讨论表演。这些人是曾经的“导演”和“刘伟驰”,也是现在的宁浩和刘德华。仅凭这一点,《红毯先生》就值得认真品味一番。

关于《红毯先生》,只能说宁浩这次“玩”得比较大,他给今年的春节档奉献了一部最具个性的电影,没有阖家欢乐或喜气洋洋,但贵在真实,贵在看过后心里多少有些悸动,无论是不是电影人,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年龄和思考。

或相视一笑,或怒而不语,或幡然醒悟,或依旧麻木。

无论哪种反应,《红毯先生》都是宝贵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不介意在过年时让人们看到自己的狼狈和浮华,宁浩也不介意:

《红毯先生》只是一次清醒后的释怀,让所有人为之一笑又陷入思考的一部好作品。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风车动漫